案例中心
专科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由中国首家妇产专科医院——西门妇孺医院发展而来,是美国人Margaret Williamson于1884年捐资创办。因创建时英文名为Margaret Williamson Hospital,被广大市民以及患者亲切地称为“红房子医院”,多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百余年以来,妇产科医院在中国妇产科奠基人之一王淑贞教授以及几代妇产科人共同努力下,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发展迅速,培养并造就一大批专家学者。目前,妇产科医院亚专科齐全,学科发展平衡,人才梯队完善,是集医疗、教学、 科研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各级政府及领导的关心下,2009年起杨浦院区(沈阳路128号)投入使用。两院区总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84600余平方米,核定床位820张。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在职正高职称专家82名,副高职称专家144名,博导31人、硕导44人。年门诊量高达170万人次,住院病人7.4万人次。

落地解决方案
方案咨询

项目背景及业务诉求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临床研究关键支撑项目之特色专病队列数据库建设项目“宫颈癌标准化专病数据库及共享机制的建立和管理”的牵头承担单位,该项目为宫颈癌标准化专病依据NCCG、FIGO、ESGO等宫颈癌国际诊疗规范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全维度、全周期、多模态、大样本、精准化数据集,科学设计队列研究,提高信度与效度。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出生缺陷与罕见病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基于医院现状,本着先进、实用的原则,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结合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模式,为医院提供全面的、开放的、高效的、安全的、可持续扩展的医院出生缺陷与罕见病大数据平台。  

高效安全的数据采集管理

传统报表耗费大量人力,数据分析结果呈现单一,受到极大制约,缺乏权限管理

建立专病库多中心扩展机制

搭建全市/全院各类专病队列数据建设标准与扩展机制

支撑全国专科联盟平台建设

为全国专科联盟平台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与申报国家课题提供信息化支撑

项目方案介绍

项目通过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特色专病平台,对医院临床病历数据进行结构化、标准化的整合治理,面向医院重点专科提供临床科研数据采集和分析服务,满足不同临床医生不同的科研诉求;进一步支撑全国、全市课题与平台建设。通过高质量与不断完善的全周期专病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提供定制化平台统计分析的展示,制定高标准专科多中心平台建设样板,为申报国家、市级课题提供支撑。

客户收益及成果

1. 已完成全院2018年至今专病平台数据采集,采集完善包含生物样本库、随访等数据,建立院内专病数据库建设拓展模式。
2. 定制化构建出生缺陷与罕见病大数据平台,联合全国26个省市的近百家联盟单位,累计汇聚了上万条多中心出生缺陷数据。
3. 满足院士团队临床医生不同的科研诉求。

客服
公众号
电话
电话咨询 021-5834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