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医院由国家一级教授胡懋廉、郭秉宽等创办于1952年,创办时名为上海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学院;2001年更为现名。2004年,医院获“上海市红十字眼耳鼻喉科医院”冠名;2006年,获第二冠名“上海市五官科医院”;2020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医院的眼科和耳鼻喉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及临床重点专科。
项目背景及业务诉求
医院临床数据、实验室数据存储分散,同样的术语表述不统一、数据非结构化、缺失多等问题的存在,大大拉长了临床研究数据采集时长,降低科研效率。与此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624号),对医院单病种质量和监测数据上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工核查填报的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单病种质控实时化、常态化的需求。

积累高质量科研数据资产

提升科研产出效率

实现医疗质量闭环管理
项目方案介绍
针对医院数据存储分散,术语表述不统一、数据非结构化等问题,基于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学习等AI引擎,项目集成了医院各系统数据和院外随访数据,并实现了数据结构化、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使医院海量的临床数据可被临床研究直接分析、利用。
与此同时,支持医院建立以甲状腺癌、腮腺肿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等为核心的,基于病种诊疗全过程的智能评估、自动化表单数据采集与上报,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管理效率。
客户收益及成果
1. 以耳鼻喉科为例,以患者为中心汇集院内外临床和随访数据,积累高质量数据资产,促进科研产出加速。
2. 将临床大数据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构建医疗质量闭环管理体系,释放医务人员手工填报时间,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3. 高效临床医疗质量管理,有效提升单病种上报效率,平均填充率在85%以上,最高病种填充率可达98%,可实现单份病例填报时间在5分钟以内,节约了80%的填充时间